江蘇漢印機電公司深耕印制電子噴印設備領域——靠技術創新跑出加速度
走進位于江蘇省鹽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江蘇漢印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印機電”),科研人員正在水平傳輸全自動噴印生產線上忙碌著,對新款
“采用電子印刷術制作而成,是電子元器件的支撐體和電氣相互連接的載體。在生活中,小到電子手表,大到新能源汽車,只要有集成電路的電子設備都會用到它。”漢印機電創始人文成介紹。
自2008年起,漢印機電開始專注印制電子高端裝備領域,錨定超精密噴印技術開展自主研發,取得多項技術創新成果。截至目前,公司累計研發投入近1.5億元,擁有發明專利及軟件著作權超過80項,先后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榮譽。
“公司于2004年在上海創立,到2008年扎根江蘇鹽城前,主要業務是為通信運營商代加工配套產品,那時候,日子還算過得去,但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沒有核心競爭力。”回顧企業發展歷程,漢印機電副總經理陳國蘭說,當時,國內通信正由3G向4G過渡,而漢印機電還停留在生產制造中低端通信產品的層面。
“在通信行業,如果不掌握核心技術,被淘汰是早晚的事。公司想獲得競爭優勢,必須選擇新的方向。”文成說。
謀定而動才能贏得未來。“公司初創團隊經過全面調研和認真思考后,決定從通信產品制造行業轉向印刷行業。”文成說,印刷行業的細分領域很多,隨著電子技術迅猛發展,領域迎來發展機遇。“公司決定突破PCB裝備研發技術難題,趕超國外先進技術水平。”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落戶鹽城以來,漢印機電專注數字化、智能化高速噴印機的研發與生產,創新打造全自動噴印生產線,累計銷售各類噴印設備超過500臺(套)。從2008年到2018年,公司每年投入超1500萬元用于PCB裝備及工藝應用的自主研發。“無論資金多緊張,公司研發投入一分不減,為的就是把PCB裝備創新這條道路走得更扎實。”陳國蘭告訴記者。
然而,當創始團隊把全部“家當”投入項目后,依然是公司面臨的最大難題。
“鹽城高新區管委會了解到漢印機電的需求后,立即組成幫扶專班,推進‘管委會+公司’模式,引入國有資本入股,做企業發展的‘合伙人’。”鹽城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范雅說,管委會采取入股和購買企業廠房的方式,向企業注資超過1億元,幫助漢印機電解決了資金問題。
“有了資金支持,我們可以心無旁騖搞研發,甩開膀子謀發展,發展速度不斷加快。”陳國蘭說,公司在探索中砥礪前行,經過5次技術迭代后,終于在PCB裝備生產制造領域實現技術升級,并得到了國際市場的認可。
在漢印機電的實驗室里,一款即將交付客戶的新裝備生產線放在C位,引人注目。
“這條生產線是水平傳輸全自動噴印生產線,也是企業的‘出圈’產品,它最大的特點是無縫集成、智能驅動,實現了高度智能化。”陳國蘭向記者介紹。
該產品線可以無縫對接客戶的MES(制造執行系統),實時獲取并自動處理生產信息。從PCB板件的生產數據讀取到噴印指令的精準執行,操作全程無需人工干預。
目前,漢印機電的設備在精密度、可靠性、穩定性等方面已經超過國際水準,并獲得兩項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
“公司最新研發的PCB第六代產品在行業內率先實現了噴印工序高速自動化無人生產。”公司研發技術支持經理陳義告訴記者,從第一代到第六代產品,生產制程實現了從文字單項到文字、線項制程的轉變,即將推向市場的PCB裝備生產效率最高達到每分鐘7.5片,也就是說,使用漢印機電的PCB裝備,不到10秒鐘,就能“印刷”1片電子裝置的CPU(中央處理器)。
“2016年到2019年,公司近200人的研發團隊用3年時間,完成了精密控制系統、智能生產管理系統、自動上下料系統等一系列軟硬件的自主研發,不僅提高了產品質量,也大幅提升了公司生產效率。”陳義說。
“公司積極與大學和科研院所合作,通過產學研融合,攻克關鍵技術難題,激發創新活力,實現因才而興、因才而強。”陳國蘭告訴記者,為吸引更多人才來企業工作,公司開通滬鹽接送專車,保障上海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員便捷通行。
“推動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首先要做好科研人員的服務工作。”文成說,企業把資源毫無保留地拿出來,不僅把人才引進來,還要用得好,讓他們留下來。目前,不少科技人才主動加入公司,成為推動公司科技發展的重要支撐。
10多年來,漢印機電將產業需求作為技術創新原動力,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憑借“嵌入式微流量精準控制整機智能化軟/硬件系統”“主系統代碼量50萬+”等核心技術,奠定了高端裝備制造的基礎,打造出近百項專利支撐的PCB裝備產品。
“當前,碳化硅外延技術在產業鏈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公司項目事業部副總經理趙萬順說,在實驗室里做研發,最大的短板是科技成果無法實現產業化。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成功轉化,既要考慮平臺搭建,又要考慮經濟效益。
2021年,漢印機電與某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啟動材料裝備項目,共同搭建研發平臺,研發外延設備,推動外延材料的產業化。
“漢印機電深耕印制電路板精準控制系統研發和應用多年,擁有一大批專業技術工人,科研院所有充分的研發技術積累,雙方將通過合作發揮各自優勢,推動產業化進程。”趙萬順說,公司將外延技術應用到碳化硅上,在碳化硅單晶襯底上精準控制碳化硅外延層,以此提升器件性能。
“碳化硅外延設備及外延片的研發與生產屬于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需要較強的控制系統技術積累、裝備生產經驗和優秀的技術工人團隊。”趙萬順說,公司具備合適的技術裝備平臺,在技術提升過程中,大部分新要求可以在公司內部迅速解決。如果需要對設備進行改進,從想法提出到完成測試,可以在一天之內完成。目前,漢印機電計劃上線臺(套)第三代碳外延設備,可年產20萬片碳化硅外延片。
“站在新的起點上,漢印機電將不斷突破智能高端裝備和新工藝技術難題,努力打造專業生產基地。”文成說。